胜祥之道心理咨询
首 页 | 会员专区 | 联系我们
您是第 163888 位访客
您今天心情好吗?
感情过滤器
首页 > 感情过滤器 > 列表
上一篇:你的感情过滤器是什么?下一篇:关于感情过滤器的讨论
杨振宁的“感情过滤器”是什么?
作者:杜胜祥 时间:2013-04-09 10:54:35  浏览:10018  来源:  


阅读提示:什么是感情过滤器?什么是杨振宁的感情过滤器?搞清了杨振宁的感情过滤器也就明白了他为什么要说:(翁帆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为什么会发生杨翁爷孙之恋?感情过滤器理论对于杨翁之恋提供了全新的解释。


前言


为什么有人要为爱而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而无怨无悔?本人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做感情过滤器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感情过滤器呢?
简单地说,感情过滤器就是一个人对于爱的最深的感情积淀,非常隐私,往往是无意识或认知偏差所导致的,每个人都有感情过滤器,感情过滤器往往跟随一个人的一辈子,只能提前发现,回避,而不太可能更改。我们爱的并不是这一个人,而是这一类人。恋爱时没有用过感情过滤器,婚后极有可能被激发。
本人在不少高校做《爱的艺术》讲座时,除了讲解弗洛姆《爱的艺术》之外,一定要讲本人独创的感情过滤器理论,其中穿插了很多无可辩驳的案例来加以说明感情的这种现象,这也得到很多学生的认可,有的学生在面对面咨询的时候,会主动用感情过滤器理论来解释自己的感情问题。本人最近在北大应邀做《爱的艺术》讲座时,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杨振宁的感情过滤器,同学们也比较认可这个理论。
无疑杨翁之恋为普及感情过滤器理论又添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一、杨振宁感情过滤器特征之一-----两任夫人神似
由于对于翁帆的个人背景很少有报道,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研究杨振宁的感情过滤器,其实,仅从杨振宁现有的背景资料研究入手就可以知道杨振宁是一定要找翁帆这类人的。研究材料包括有关杨振宁的书籍和网络上有据可查的资料。
杨振宁感情过滤器的特点有哪些呢?
1
杨的两任夫人如此相似,她们年轻时不仅外貌相似,而且神似。

请大家把杨振宁前后两任夫人的照片对照一下,她们在年轻的时候的风采非常神似。我们爱的总是一类人,这点在杨的恋爱史中得到了验证。



翁帆与杜致礼


二、杨振宁感情过滤器特征之二-----杨有校园和学生情结
2
杨有校园和学生情结。
杨振宁小学开始就在清华园长大。当时的清华园象个世外桃源似的,与世隔绝,就是现在,来到清华园也能感受到那种世外桃源的影子。他自然对大学校园有一种依恋。最重要的是,当初他考取留美公费生之际,因为签证等原因而被迫在西南联大附中教了一年的课,他的第一任夫人杜致礼就是他的学生。碰巧的是当他在美国的时候,在一个中餐馆,是他的学生杜致礼先认出他来,让他喜出望外,并由此导致他们俩结婚。这段浪漫的故事不能不强化他的校园和学生情结。而翁帆正是这样的一个学生,虽然翁已经工作过,也离过婚,但是还在上研究生,翁帆的这个学生身份不能不是杨喜欢翁的一个重要理由。
三、杨振宁感情过滤器特征之三----杨喜欢的女人一定要懂艺术
3
杨喜欢的女人一定要懂艺术。
其实,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杨喜欢交响乐,还是杨在杜致礼的影响下喜欢上了美术和雕刻,艺术都是杨过滤女人的一个方面。杜致礼酷爱音乐,她原来希望学习音乐,她曾经说过: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会学音乐。杜致礼非常喜爱雕塑,尤其喜欢抽象的雕塑。杨振宁在清华归根居的客厅最瞩目的地方就放有杜致礼最喜爱的太极铜雕缩微品,说明杨是如此喜欢雕刻,也是缅怀亡妻的一种感情表达方式。杨翁之恋成为街头巷尾谈论话题之时的第一次被曝光的场合就是他们俩出现在中国美术馆,这不能说纯属是巧合。观察翁帆当时的专注神态就可知道她应该对艺术也很感兴趣。
杨时不时地写点小诗,她赞美翁帆到:
没有心机而又体贴人意,
勇敢好奇而又轻盈灵巧,
生气勃勃而又可爱俏皮,
是的,永远的青春。
互联网上盛传:翁帆”200491曾写下一首英文诗寄给杨振宁,称无悔我爱,惟余欣喜,有意逃出,心已陷入……触汝额发,气息拂手,无声胜有。我们宁愿相信这首诗歌是真的,其英文水平也比较高,也符合翁帆的英语研究生水平。
一个没有艺术灵气的女孩是不可能嫁给一个年老的人的,其中世俗这一关就过不去。翁帆如果不具备艺术气质,恐怕难进杨的感情过滤器
四、杨振宁感情过滤器特征之四----杨喜欢的女人一定要受到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
4
杨喜欢的女人一定要受到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
杨振宁小时候受的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只是研究生阶段才去留美的,虽然大半生在美国读过,但是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更加重要。我们不难理解,他作为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是得益于他的中西方两种文化背景的,正如杨振宁在诺贝尔奖发奖仪式上所言:从不止一层意义上说,我是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共同的产物,两者既有冲突,也有协调。同时,他的感情过滤器也必然地要求他喜欢的女人必须懂得西方文化。没有一个比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更易于理解杨振宁的了,而翁帆正是这样的人,她是广东外院的英语专业研究生。
五、杨振宁感情过滤器特征之五----杨对南方海滨出生的女人情有独钟
5
杨对南方海滨出生的女人情有独钟。
杨振宁虽然出生在安徽合肥,可是在他10个月大的时候,其父杨武之就踏上赴美求学的道路,5年后,父亲学成归国。
在杨振宁的《父亲和我》这篇文章中,他写道:
“1928
年夏父亲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后乘船回国,母亲和我到上海去接他。我这次看见他,事实上等于看见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几天以后我们三人和一位自合肥来的佣人王姐乘船去厦门,因为父亲将就任为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
厦门那一年的生活我记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自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那一年以前,在合肥母亲曾教我认识了大约3000个汉字,我又曾在私塾里学过背《龙文鞭影》,可是没有机会接触新式教育。。。。。。。父亲的围棋下得很好。那一年他教我下围棋。记得开始时他让我16子,多年以后渐渐退为9子,可是我始终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真传。一直到1962年在日内瓦我们重聚时下围棋,他还是要让我7子。
这是没有做过父母的人不易完全了解的故事。
为什么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会给他带来莫大幸福呢?为什么多少年之后,他还能记起那么详细的事情呢?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
1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16岁是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最关键的年龄段。杨振宁5岁之前都是跟母亲艰难地在合肥度日,父亲学成归国,完全陌生的感觉只是暂时的,从小一直就缺少父爱的杨振宁一时间被父爱整个包围,那种欣喜是难以描述的,这种情况下,因为快乐而记住了很多的细节。
2 厦门是个很美丽的海滨城市,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凡是到过厦门的人,都会对其美景感叹,厦门大学也是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每到闲暇之时,父亲杨武之就会带着妻子和儿子杨振宁到海滨散步。杨振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在海边拾贝克。杨振宁大弟杨振平曾写道:大哥挑的贝壳常常很精致,但多半是极小的。父亲说他觉得那是振宁的观察力不同于常人的一个表现。杨振宁不同于常人的观察力恰恰是他得到诺贝尔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必要条件。至于他在厦门一年的幸福生活留在他身上的印迹对他以后的生活的很大影响也是有据可考的。有兴趣的人可以参看杨建邺著《杨振宁传》第15页到16页。我们在这里想表达的是,因为他在厦门那一年的很幸福生活,让他对海滨产生了潜意识的喜欢,自然也对海滨出生的女人从心底里感兴趣,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是美女,北方的美女和南方的美女气质上是不一样的。翁帆就是一个广东潮汕人,这难道只是一个偶然的巧合么?
六、杨振宁感情过滤器特征之六----杨对于浪漫的爱情非常渴望
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杨振宁关于爱的感情过滤器的5个要点,就是他喜欢的女人应该具备必要条件是:(1)气质上象前任夫人(2)应该是学生,或者说还保留学生纯洁的气质(3)懂得欣赏艺术或者具备艺术气质(4)受过中西方文化的浸染 5)出生于南方海滨城市。其实,能够满足杨振宁感情过滤器的女人在中国有几个?
打个比方,我们研究水99度在正常大气压下还不会沸腾,但是只要稍微再给一度就可以让它沸腾,液态就变成了气态了!杨振宁所说的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 “上帝就是这最后一度。就是那么这最后一度指的是什么?就是所谓的爱的浪漫。
6
.杨对于浪漫的爱情非常渴望。
从杨跟第一任夫人杜致礼的认识过程来看,虽然充满了浪漫,但是浪漫也是有客观理由的。我们分析如下:
当时,能够去美国的中国人无非是两种人,一是家庭很有钱,很有势力,一是公派留学生。这两类人在中国都是少数的,当时美国也还没有成为人间的天堂,自然中国人在美国也是极少的,那么服务于中国人的中餐厅自然成了珍稀动物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海外学子,杨振宁在他求学的普林斯顿维瑟思旁街惟一的一家中国餐馆茶园餐馆吃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人在节日前后最容易发生感情的故事。
那天正好是圣诞节假期的一天,跟杨振宁发生感情故事的女主角该是谁呢?如果是公派女留学生,那么只是一般的打招呼,不会发生杨振宁所渴望的浪漫故事的。
我们再来看,杜致礼为什么这时候要出现呢?虽然她是国民党著名将领杜聿明的女儿,此时是1949年,国民党风雨飘摇,父亲在19491月就成了人民解放军的俘虏。那么原来杜致礼想要去美国贵族学校卫斯里女子学院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家庭的巨变,让她只好改变主意,改上纽约一所不出名的圣文森学院完成自己的学业。普林斯顿就在纽约旁边。这么一分析,她是一定有机会去纽约附近的这唯一的中餐馆的。
这就好比说,一个新疆人来北京,他是有意向去北京的新疆村看看的。
作为家道衰败的杜致礼这时候肯定有种欲望跟中餐馆的中国人认识的。两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就在仅有的这家中餐馆碰头了。
那么恋情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这里不能不说到,杨振宁赴美之前的一段故事。
杨振宁在考取赴美留学生资格之后,暂时不能留美,为了贴补家用,就在当时的西南联大附中教书,同时教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课。 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班上有个名叫杜致礼的女生,竟然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爱女。
当时杜聿明率远征军刚从缅甸作战归来,担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杜致礼也跟着家人来到了昆明。总司令的女儿就在自己的班上,加之靓丽可人的杜致礼从来没有官小姐的架子,且聪颖过人,自然引起杨振宁的格外注意。那时的杨振宁和杜致礼虽然互有好感,但除了课堂上外,两人私下却接触甚少。只是有一次看电影,给杜致礼留下的印象很深。杨振宁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学好数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凡数学季度测验考到前三名的,他就私人请他们看电影。在他执教的第一次测验中,杜致礼就进入了前三名,有幸获得了一次奖励机会。那晚,杨振宁陪三个学生看电影,坐在杨振宁身边的杜致礼第一次和自己尊敬爱慕的老师距离这么接近,抑制不住心头怦怦跳动。而杨振宁则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严格保持着和女学生的间距。这就是当时杨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前面的分析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相见是有充分的根据的,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位漂泊在美国的正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中国人,在节假日在两个城市之间唯一中餐馆中见面的概率是很大的,只不过,他们之前就认识而已。
杜致礼见到杨振宁时一句轻轻的问候:老师,你还记得我是你的学生杜致礼么?让两个年轻人很快坠入爱河。和杨振宁相爱的那些日子,杜致礼感到无比的甜蜜和幸福。但当激情过后,静下心来想着他们的爱情时,她的心头又隐隐不安。原来1949年1月,她的父亲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成为一名战犯。她的奶奶和母亲以及弟妹们都被蒋介石安排到台湾去了。父亲被俘之后,家中中断了她的资金供给,她从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将军的女儿转眼变成了身无分文的囚徒之女。
杜致礼的冷漠杨振宁很快就觉察出来了。他不想错过这份美好的情缘,更想知道杜致礼时冷时热的真实原因。因而,当他一次约杜致礼共进晚餐而杜致礼又没有赴约时,他忍不住打电话询问原因。杜致礼强忍泪水,幽幽地说:我还是写给你看吧。不久,杨振宁就收到了杜致礼的来信,只见信中写道:你父亲是新中国的大学教授,而我父亲却是共产党的囚犯,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你是博士文凭的大学讲师,而我只是一名穷学生。政治、经济上的分界和差别,在我们面前横上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你和你的家庭着想,我们还是分手吧……”
杨振宁信还没有读完,心就止不住地疼痛起来。他当即冒雨前往杜致礼居住的城市,夜间11点钟,他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她面前。看着淋得像落汤鸡的杨振宁,杜致礼的心里又漾起了无限爱意。爱情是两个人的事,除非我们自己拆散自己,任何外界的力量都是拆不散的。一见面,杨振宁的这句爱情表白,像火一样滚烫。正是在这个春寒料峭的雨夜里,爱情的温暖彻底驱散了杜致礼心头的寒冷。
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和杜致礼这对情投意合的年轻人终于在普林斯顿举行了简朴的婚礼。这年,杨振宁28岁,杜致礼21岁。
从这段浪漫故事来看,他们之间从重逢到结婚经历了求爱――对方冷漠――熔化冷漠――结婚的曲折过程。
那么我们再看杨翁之恋,其实也充满了类似的那点浪漫。
据报道,杨振宁夫妇1995年夏天到汕头大学参加一项国际物理学家会议时遇到翁帆,当时她还是大一学生,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妇等人。翁帆当时是英文系学生,英文说得极好,加上漂亮、活泼、体贴而且没有心机,杨振宁夫妇非常喜欢。杨振宁夫妇离开汕头后,和翁帆偶有联络。翁帆大学毕业就结婚,不久离婚,几年后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就读,目前还是在校学生。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杜致礼曾经是杨的学生,为他们今后发生感情故事打下了基础。
杨振宁和翁帆曾有好几年时间没有联络,翁帆20042月寄了一封信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给杨振宁,但杨振宁当时在香港,信转到香港给他。假如这封信是直接交到杨振宁手上,而没有曲折的话,可能少了点浪漫吧?彼时杨的夫人已经仙逝近一年,从感情上来说,他的感情正处于真空阶段,也是容易发生感情故事的时期。
之后几个月时间,杨振宁与翁帆有了密切联络,两人逐渐熟识。
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是杨振宁的感情过滤器必然地让他向翁帆求爱。两人82/28年岁相差54岁数不可能不让翁帆产生犹豫。翁帆”200491曾写下一首英文诗寄给杨振宁,称无悔我爱,惟余欣喜,有意逃出,心已陷入……触汝额发,气息拂手,无声胜有。这首诗恰恰说明翁帆那种为情所困的窘境,毕竟这种爷孙之恋更多的让翁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一个已经离过婚的女人,毕竟没有在外国生活过,思想还没开化到杨一开口,翁就答应。在长久的思考之后,在杨振宁的强大攻势之下,最终翁帆通过电话跟杨振宁决定了这门亲事。
从杨振宁跟翁帆的感情故事过程来说,他们之间也经历了求爱――犹豫(冷漠)――热情熔化犹豫――结婚。如果杨振宁一开始求爱就赢得翁帆的爱情,那么杨振宁恐怕也不会说:翁帆是上帝给自己的最后礼物。是的,翁帆给了杨振宁最好的礼物。只不过并不是上帝给的。
小结
我们之所以研究杨振宁的感情过滤器,是为了说明他一直无意识爱的就是象翁帆这样的一类人,知道了他的感情过滤器,就知道他为什么一定要翁帆。这种必然性来自于杨振宁的生活阅历。
这正如我们在研究克林顿莱温斯基恋情说看到的那样,有某种必然性在里面。
我们当初研究克林顿为什么跟莱温斯基有那么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要发生,一开始自然地想从克林顿角度出发去研究。在克林顿自传体《我的一生》书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他们发生感情故事的必然理由,按照克林顿的辩解一切都是纯粹偶然发生的,毕竟克林顿属于政治高人,他是不肯透露一点关于那方面的细节的,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当我们反过来研读《莱温斯基自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自我》之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莱温斯基的感情过滤器是一定要让美国的总统下水的,克林顿只是她的感情过滤器实践的一个实例而已,也就是说不用研究克林顿而只研究莱温斯基就知道,为什么他们之间一定要发生感情故事的!简单地说,她的感情故事主角从画家到心理学家到议员再到总统,她的感情曲线是连续的,只不过克林顿是她的感情曲线的最高峰同时也是转折点而已。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不做详细论述了。
同时,我们这么研究杨振宁的感情过滤器,也是为了说明杨振宁所说的上帝是不存在的,也让有些不太理解这件事情的人,请你们留点口德,毕竟这个世界自己不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浪漫爱情自有其原因。通过我们的这么分析,杨振宁所谓的上帝被赶出了人类最后一块圣地:感情的圣地!虽然残酷了点,但是那是事实。正如当我们古人类不懂闪电是怎么回事时,往往把闪电当作天公在惩罚人类一样,我们人类盲目地崇拜天公,直到有一天,富兰克林用一个风筝捕捉到天公,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天公(上帝)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我们真心地希望大家能够对我们每个人的感情世界多一份了解,对别人感情世界的一份理解。
参考资料:
1
.《杨振宁传》杨建邺著,长春出版社20048月出版
2
.《杨振宁文录――一位科学大师看人与这个世界》杨振宁著,选编者:杨建邺,海南出版社,20028月出版
3
.《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4
.《莱温斯基自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自我》,莫妮卡. 莱温斯基 口述,安德鲁.莫顿整理,贵州人民出版社
5
.网络上大量有据可查的资料(包括平面媒体电子版)





以下是网友对 杨振宁的“感情过滤器”是什么? 的评论:
留言信息
    发表评论
    大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加盟
    京公网安备1101082009060号 京ICP备12001123
    ©2010 北京胜祥之道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87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