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祥之道心理咨询
首 页 | 会员专区 | 联系我们
您是第 163888 位访客
您今天心情好吗?
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专区适用于想进一步完善自我人格的人群,例如心理咨询师等等。
首页 > 成长课堂 > 个人成长 > 列表
上一篇:清华大学曾流传过一段话下一篇:那一场清华的雪
一个选错专业而苦恼的博士的故事
作者:杜胜祥 时间:2012-02-01 13:08:44  浏览:4802  来源:网络  


[公告]关于开辟“个人成长区”的说明

关于开辟“个人成长区”的说明 
网站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我经常收到一些网友的来信,都是单独找我咨询的,考虑到时间成本,不能共享的咨询,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大的意义,时间有限,给每一个网友回信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这样就想到了认证会员的方式,那些隐私感比较强的人能够把自己的详细成长经历写出来,放在“个人成长区”,让认证会员的个人成长经历能够彼此分享。
我并不是鼓励大家都要到个人成长区来说出自己的经历。
这个“个人成长区”需要网友大胆地坦露自己的想法,好比“卧谈会”似的,也就是能够讲出自己的故事才能够有资格听别人的成长经历,这个也是符合沟通的原则的,即大家彼此坦诚点。客户是需要细分的,这也符合市场原则。
成为“个人成长区”认证会员的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深刻地反思自己,分析自己,就象下面这个“一个选错专业而苦恼的博士的故事”似的,写出自己的个人从小到现在的关键经历(这个案例是征得认证会员麋鹿的同意的)。作为后续,这个栏目还会持续关注认证会员的个人成长的。
这个“个人成长区”目前暂且是免费的,将来可能会变成收费区的。
那些符合条件又想成为认证会员的网友请发邮件给我 dushengxiang@126.com,符合条件的再给你的网名升级为认证会员资格。
网站怎么发展,我也真诚地想听听网友们的高见。



一个选错专业而苦恼的博士的故事(全文在“个人成长区”)
网友:麋鹿
点评:杜老师

杜老师:
你好!在论坛里看了许多大家的帖子,感觉也想把自己的一些困惑说出来,并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好的建议。
由于我想彻底的反思一下自己,所以我的文章内容可能牵涉的方面比较多。在写下这些文字之前,我想说明以下几点:
一、      为了便于杜老师分析我的性格,及其在我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我将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我的经历。主要是一些可能对分析自己性格比较有用的素材,由于我对取材不是很了解,就把我认为可能有用的都写了出来,可能稍显罗嗦。
(杜老师:这点很重要。往往是大家觉得不重要的地方,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可能正好反映了一个人的本质的一方面,所以请大家都采取这位网友的措施,即给的材料越多越好,否则,信息失真就不太好了。)
二、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将在每部分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也是我目前对自己反思的一些总结和尚未想清楚的地方。我在括号里写的基本上是一些必要补充,还有就是为了让您便于根据我的经历来判断我最真实的一面,而这也正是以我目前的能力所达不到的高度.
(杜老师:我们大家共同来探讨吧)
三、      本来想把性格、能力、爱好等分开好好写出来,但是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我想把这些都写在一起,也便于您综合分析。您也可以从我的想法中更好的了解我自己。
(杜老师:这样就很好)

                  我 的 经 历 和 困 惑
一、镀金的童年

我出生在一个小村里,那天很冷,是天蝎座的。我在大家族里(从我爷爷及其兄弟那辈算起)是长孙,所以大家好像都比较宠着我。
我从小就有些与众不同吧,可能天生就喜欢这样。据我妈讲,在我两三岁时(根本不懂事),我的老奶奶去世了,当时所有人都在哭,我就不哭,还扇爸爸的脸,不让他哭。多少年后,大人们有时还会提起我的“壮举”。
我妈妈当时是个乡村教师,她很早就教我背诗背单词,稍大时开始记日记。很快我就村里知名的小“天才”(这可能对我后来喜欢文科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我妈妈本身数理素质不是很好,所以我并没有接受到理科方面的训练),小时候是在农村过的,虽然平时都是和农村小孩在一起,但是我总是显得很有教养,很懂礼貌,比一般小孩都会“来事”,因此颇得大人们得喜欢(也许更助长了我由于与众不同而带来的优越感)。五岁半时我开始上学,在农村,我很容易就能应付的很好,还拿过一次市三好学生。那时我就很骄傲,有时被老师批评。
(杜老师:这段经历很重要,在我的面谈过程中,发现他很有情商,很为别人着想,直到咨询完毕,希望他做的事情,他都做了,而且做得很好,这点让我非常欣慰!)
我爸爸在城里工作,只在每周末会回来和我们在一起。不过他好像对我不好,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吵我,有时还打我(下手比较狠的)。我很讨厌他,还有些怕他,还好妈妈总是会袒护我的。(这和我以后性格里的逆反心理可能有关)
(杜老师:这点他分析得很对,但是为什么你的父亲对你这样呢?)
在我八岁的时候,妈妈也调到城里去了,当时因为爸爸单位只有单身宿舍,我们一家四口住在一个15平米的小屋子里(我弟弟比我小6岁)。当时妈妈不想当老师了,想找一个企业单位,工资还稍微高点。在刚来的几个月里,他们几乎每天晚饭后都会出去为妈妈的工作找人托关系,我一个人在家,还要照看弟弟,而且有时他们回来得还很晚,我常常很害怕,有时还会吓哭。以至于后来我每天吃晚饭前都会试探性的问妈妈:晚饭后咱们还象以前那样去打羽毛球吧。但是他们还是会出去,还是有时会回来的比较晚。
(杜老师:你很聪明,但是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妈妈呢?)
那时我的学习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应该承认,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还是有差距的,我刚到市里的一个多学期里,成绩只是中等。生活上也不习惯,农村的孩子还是比较淳朴的,而且家里都比较穷,大家都一样,没有心理优势的。但是我们家里比较困难(妈妈还没找到工作,还有一个小弟弟),我的衣服都是比较一般的(市里的小孩都有比较漂亮的衣服),而且他们有时还老是欺负我,但是妈妈总是在我和别的小孩发生争执之后责怪我不好,时间长了,再加上年龄小,我成了班里的受气包。
(杜老师:为什么老是责怪你呢?严于律己还是另有想法?)
那时爸爸心情也不好,我有时一点错误或者小孩天生的贪玩都会惹来训斥或者打骂(我爸打我挺狠的,据我妈分析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时间太短了),爸妈关于我的问题也吵了不少架。由于家里比较困难,和城里小孩在一起时我有一种自卑感,就像以前我在农村时对农村小孩有一种优越感一样。学习成了我证明自己的最好方法。大约一年后,成绩又提上去了,但是不是很稳定,我比较贪玩,不像女生那么坐得住,所以成绩也有些小的起伏。再后来我成了各种竞赛和活动的常客,虽然数学竞赛常常在初赛就被拿掉(老师都说我华而不实,也许我就不适合学比较抽象的数学这种东西吧),但是整体成绩也还可以。我只能在成绩里找回自我,因为其他的我没法和别的孩子比。
(杜老师:这段话很能反映现孩子和家长之间尖锐矛盾,即只要学习好,一切皆好,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问题!)
这一段可能是我性格当中一些弱点成型的关键时期。由村里到城里的落差,由人人瞩目的小班长变成一个小受气包(心理没有安全感),由妈妈的宠爱到爸爸的讨厌我(他对我弟弟很好,同样情况下,弟弟都比我吃香,我也认为是弟弟夺走了本属于我的那份爱)。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我有时委屈时就晚上躲在被窝里哭,但是我并不因此而看起来很自卑的样子,从外面来看,还是很好强,很“成功”的学生。其实我很胆小、没有安全感、不敢相信别人、不敢担责任、自怜、爱慕虚荣(很在乎物质生活本身也许就能说明这个问题。杜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支支吾吾也答不上来,说实话,也许有些东西真的是天生的吧。如果实在要找一个原因的话,我觉得可能是小时候在农村时家里条件比较好而产生的一种惯性心理感受。一旦有了落差,那么就总想着那一天再找到那种比别人都强的感觉,我打小就很好强。而且我很爱面子,受不了一点委屈,骄傲象一只公鸡。)、没有自己坚定的主见。这些东西深深影响着我以后的生活。
(杜老师: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从小就会“来亊”的人,必然对大人的眼色很会看。这样就容易养成虚荣和浮夸的毛病。)

一个选错专业而苦恼的博士的故事(二)
银 色 的 初 中
初中也象我刚从农村来市里时差不多,刚开始的第一学期,由于自己比较贪玩,各门课都比较差,期中考试后开家长会,我妈训了我一顿,她甚至都在考虑让我留级,这是我的自尊所决不能容忍的。我开始发奋,和一些学习比较好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大家都很刻苦,一年之后学习又变得比较好(前67名吧)。
(杜老师:每个人学习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怎么看待自己已经走过的路,这个恐怕是很重要的,就好比说一个人谈恋爱失败或成功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分析出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甚而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有个指导意义,这里面我希望大家能够分析出性格之力量。)
初中生已经开始有些对异性产生好感了,但是我从来不敢象有些男生那样大胆和那个女生那样来往比较密切,因为本身自己的处境就不是很好,什么都不会玩,每天就是学习,或者自己看点闲书什么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女孩对我有好感的,有一次,喜欢一个女孩的那个男生为了一点小事和我打了起来(他认为我可能是他的竞争对手,或者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女孩目前表现一下),从而引发了一场很大规模的打斗(是班里一个在社会上混的男生看不过眼出手帮我而引起的),最后那个男生被迫转学了。但是我也不敢和女生有更多的来往,甚至和女生说话,脸马上都会变得很红。
(杜老师:初中生正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完善中重要的一环!他长得是比较招女孩喜欢的那种,所以他也就老有“桃花运”,呵呵。当然,光有桃花运不代表他的爱情就是幸福的。)
但是和男生交往还是没有障碍的,那时我认识了一个我至今为止最铁的一个哥们,但是和其他同学好像更多的是一种当“小弟”的感觉,不是很平等的那种。我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不被人重视的地位,没有老受气,只是大家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比较懂事罢了。
(杜老师:因为他有个教书的母亲,所以上学比较早,大概5岁上的吧?揠苗助长并不是好现象,至少跟其他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是吃亏的,这个主要在心理上。从这点来看,我要庆幸自己上学比较晚了,我虽然是7岁上过几天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才最终9岁上学,1970年代想7岁上学要开“后门”的,结果我们家“关系”不硬,连学都上不了。中国的“关系”文化怎么形成的?这个从小我们就已经感受到“关系”的重要性了!)
不过在这个时期,家里的经济状况并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妈妈虽然如愿以偿地到了企业,但是企业的大形势都是不好的,所以工资还是比较低的。有时当我不好好学习,他们好像比较爱教育我,或者借着教育我发泄一下他们自己的郁闷吧。总之,他们会讲他们怎么不容易,全指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工作,说着说着,他们有时也会委屈的哭起来。也许是想打动我吧,这时我会感觉很受不了,但我不会哭,我就充满了对优越生活的向往。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挣很多的钱,绝不能象他们这样失败(心理可能有些畸形了!)。虽然我的生活很简朴,但是我的心里却充满了对奢华生活的向往(杜老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还是回答不上来,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和第一个问题应该是一样的吧,我总是想有一天能改变目前的状况,过上一种很有尊严的生活,不必为外界的条件所限制的生活),而且我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相信有一天我会重新找回最初的那种优越感,为了这个目标我不惜一切代价。
(杜老师:其实很多学生都有这种感觉。考大学就是为了改变自身的状况。我记得我和我哥哥对待人生的信念是不一样的。我哥哥就是为了挣一口气好好学习,我们家工人家庭,很穷,考不上大学只能当工人,所以我哥哥上大学的目的就很明确,跳“工门”,跳完了呢?就没有了动力,他的大学生活就非常平淡了。而我跟我哥哥就不一样,那就是我在初中的时候就树立了当核物理学家的理想,所以把上大学当作实现我的理想的一个过程一个驿站而已,同样都是学习成绩好,但是动力是不一样的,决定一个人的长久动力是不一样的。一个人树立一个比较大的目标,我想可能是时时产生激情的最主要原因吧?)
中考前,爸爸由于工作上受了一些挫折,而使家里的气氛奏然紧张,他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我当时没敢报市里最好的高中,而选择了留在现在的高中,因为我的实力没那么强,不敢冒那样的险。不过好像生活给我开了个很大的玩笑,我当时考了两个满分,一个是我最没底的数学,一个是我最有把握的历史,且总分超了市重点(也是省重点)27分。我基本上总是是班里出路最好的学生(请注意这点!,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能力感觉很困惑,并且对自己现在的状况举棋不定的地方。我搞不清自己在逃避还是真的厌倦了这种需要我反复的冲刺才能继续下去生活,而且不准中间有半点的懈怠和疏忽。别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么?杜老师说:其实这是应试教育给你的一种错觉,你目前的困境其实也是由于这种错觉使你判断上出了偏差。也就是说成绩好并不能代表你真的喜欢这门功课,或者你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潜力。个人认为杜老师分析真的是一针见血!)。
杜老师:应试教育确实已经把人的思维搞混乱了。打个比方,一个人可以通过网络认识异性很容易地上床,但是不代表你就真地懂得异性了!这种应试教育往往给所谓的好学生以强烈的错觉,以为靠毅力能取得的好成绩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照样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一个只靠背诵书本考上大学的人跟充分理解书本知识的人考上大学的未来是一样的么?显然不是,这个在我的咨询案例中屡见不鲜!)

一个选错专业而苦恼的博士的故事(三)
黑 色 的 高 中
上了高中,第一学期我还是比较努力的,但是已经没有原来那样努力了,因为我比较容易骄傲(骄傲只是情绪,但是实际上,即使比较骄傲时,也还是相对比较努力的。只是空闲时间比原来多了些而已,我到现在都搞不清人家的感受是怎样的,是不是学习真的是这样的痛苦,是不是只有学的比较刻苦,甚至自己都不觉得苦了才算是用功?那叫在适应生活中的感觉麻木还是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也许这就是我悲剧的所在,其实学文科时也许就没有了这样的烦恼,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真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的,至少我是这么想的。由于我理科学习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再加上家里的压力,我实际上根本没有一天文科生的生活,我对文科的热爱,完全来自学习过程中的快感和文科傲人的成绩)。而且我的数理化都很差,结果第一次考试就考到大约十几二十名吧。第一学期结束时,学校开表彰大会,我和平时比较熟悉的同学坐到一起,结果那天校长让前十名上台领奖,我正好是十一,我前后的同学先后站了起来去领奖,结果把我一个人晾在那里,全年级的人都在看着我,我低下了头,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我最终坐在那里没动,昂起了头,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杜老师:你是不是潜意识里有一种主动和比你强的人套近乎的想法,否则,象这么小几率的事件还是很少发生的。虽然实际情况是因为我们班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个子都比较低,所以我们都坐在了一起。但其实关于这点我也是知道的,我要成为强者,所以也希望认识更多比我强的人和我做朋友。其实这也和我潜意识里的要强是一致的,这种思维方式可能更有点西方的色彩――虽然这不是我刻意所为――如果你不能战胜他们,就加入他们吧。)
杜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点很多人道理上都懂,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世俗的力量和虚荣的力量让很多人吃了大亏。照说,既然你的文科那么好,又不费力的似的,那么应该学习文科呀,但是实际上很多象他这样的人最后都学了理科,那种感觉就是受罪!这种受罪的感觉终于到博士阶段爆发了!一个人的虚荣和毅力总是有限的,更何况,你一旦进入强手如林的地方,那么你就知道你不发挥自己的长项,跟人硬拼,最终失败的就只能是自己!这样的教训真的不少!)
经过一年的调整,我成绩又重新好了起来,物理甚至有次还考了满分(实际上我从小喜欢动手,我曾经把家里的机械表拆坏了好几个,还自己搞了一些小“发明”。而初高中的物理正好和实际联系都比较紧,所以我的物理一直处在班级最好的行列之中。即使是在大学,我的技术之类的课也基本上是最好的,但是理论之类的课却是费力不讨好,可能是自己数理思维能力确实太差了吧)。但是数学和化学始终没有大的起色,尽管我用了各种方法,包括自己反思自己,看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等。我当时对政治经济学很感兴趣,上课会和老师讨论很多的问题,那是我听的最认真的一门课了,最后政治考了全班第一。
(杜老师:学好政治的大多数人都有大气磅礴之感,悲天悯人之情怀!)
到了高二分科的时候,我自己想报文科,因为我的文科学起来很轻松,而且很有乐趣,还能满足我“永远争第一”的心(我的文科各门功课基本上都是班里最好的)。但是家里都希望我学理科,可能他们就是想让我以后找个好工作,以后能到爸爸的单位里上班就可以了。致命的是,我也很喜欢物理,而且数学化学也不是一塌糊涂,还有就是班里学习好的都报理科,我的好胜的心又战胜了理智,作出了这辈子可能最愚蠢的决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的权利欲望也很强,我想以后做管理,但是管理也需要有专业知识,外行领导不了内行的。
(杜老师:这段话最精彩!为什么说一个人的初中到高中最重要,这是一个人面临文理分科的分界线!就是在世俗的诱惑面前,发挥优势是不是应该权重更加突出一点?我们做一件事情究竟以什么为标准?究竟哪个是重点,哪个是次重点,哪个可以暂缓考虑的?
比如他这个例子:数理化不赖,又有权利欲望,虽然学文科小菜一碟,那么究竟应该怎么选呢?是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真的是这样么?往深里说,这是一种中国全社会的一种无意识。大家都认可的观念,你能阻挡了么?
好胜之心也是很多学生经常性出现的问题。好胜如果正好是你的长项,那么这么做下去,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你的长项,光靠毅力来战胜自己?) 
。。。。。。。。(略)
杜老师:一个人的性格是多么重要地影响了一个人!我见到他时,他还一个劲地说,自己脸上的“瑕疵”,我想很多学生都有一种完美倾向,当然这离不开中国的文化有关。很多人崇拜周恩来,他就是美男子嘛,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真的是这样么,周恩来没有犯过大的错误么?!关于完美的话题,我觉得是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一个不能正视自己的人和民族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完美只存在神话里!
当一个人的重大选择不是自己选择的,不是理性选择,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为此付出代价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所谓的“优秀的人”更是如此。
你那时主要的问题就是挑选了一个你不喜欢的理科来学。中国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凭着毅力可以读到博士,那种虚荣到底毁掉了多少才俊?!当然一个坚持自己的人也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说得大点,布鲁诺因为坚持一个真理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没有见过这个网友的人是很难理解他的痛苦的,当然,他在外人面前是不会表露出来的,毕竟他有着中国顶尖大学博士的炫目的头衔,这让多少人特别是那些名牌大学痴迷狂者羡慕都来不及阿,就是把自己的脑袋砍掉,他们也要这个虚名!一个北大的女生因为一个那个专业的美国牛人回了封信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一个典型的范进中举就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发生了,而又有多少个隐性的范进们在后面前仆后继?!
说实话,我一直都很佩服这个网友,他的毅力真的很强,从一直不喜欢理科能读到博士candidate,真的是不容易的。
想当初,我没有考好,就被塞进了南大地质,我发现我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地质,那么就一直在大学期间自学自己喜欢的自然辩证法。有时候,一个人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不想要的,就坚决不要!否则,贻害无穷!
当然,我们这个主角更多的是无奈,因为更多的人因为虚荣和这个社会的盲目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所谓真理而走向所谓的社会主流方向。感冒一流行,很多人就跟着流行。一个人什么时候能走出社会的阴影?
选一个你喜欢的专业,选一个你喜欢的职业,很多人都没有深刻的感受!
很多人的观念就是:别人都这么过了,我凭什么不能过来?别人是别人,你是你,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的。
选择都是个性的,每个人的选择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就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样)
到了快高考时,成绩依然没有明显的提高,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可忍受的,但是父母好像对我期待也不高,他们只是劝我,鼓励我,但是根本没有从根本上感到忧虑。一九九九年的五月八日,美国炸了中国驻南大使馆,我都快气疯了(杜老师:一个真正学好政治的人不可能不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指望政治家们管好一个国家,尚需时日!),但是学校也不让我们游行,还有一些同学好像根本没什么感觉。但是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中国最好的军校(由于我做事向来追求最好,这点我妈老说我太傲),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我虽然正常发挥了我的水平,但是成绩却莫名其妙的差,连重点线都没上,虽然在别人看来这家伙考上了本科,也算可以了。最后家里掏了个高价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我心里就发誓,这四年我一定混个人样出来,让看不起我的那些家伙都给我闭嘴(这里也有些心理畸形,过于争强好胜的心态的反应,但是我不能控制我的感情,这是骨子里的骄傲!杜老师:你心里的是非观念是很重的,你做事有些执着和极端,这是一种是非观念强的体现。杜老师说的这点也令我很佩服,我其实以前根本没有很深入的考虑过这种层面上的问题,我只是站在自己以往经历的角度来思考和计划自己的行为,而从来没有在更本质的层面上思考过,或者说没有这种能力吧)。但是表面上我从来都是很低调的,也许是一种本能,也许是对自己在理科方面能力的不自信吧。
(杜老师:你的克制能力一直都很强。因为你能把你不喜欢的东西读到博士阶段!)

一个选错专业而苦恼的博士的故事(四)
五 彩 的 大 学 生 活
刚进大学时,什么都是稀奇的,自己是第一次来到异乡,而且还是在天寒地冻的北国。不过我似乎并没有什么欣喜,因为高考的阴影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每每在和同学讨论自己的高中生活时避开成绩那一段。
当时每有经验交流会时,我都会参加,听听学长们的经验之谈。也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当时由于对计算机这些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花了一些时间在这上面。因为害怕挂科(这是内心深处的恐惧),我发奋努力,什么课都要尽心竭力去把它学好。可以说,过程是很辛苦的,每天都是在学习,高数都要学了好几遍才能搞定(但那好象也只是考的分数高了而已,真正的能力好象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进步,只是分数好了,自信心上去了而已)。这时好多人还沉浸在刚入学时的新鲜感中,没有踏踏实实的开始学习,所以第一学期结束时,我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仅比第一少了3分而已。我的压抑已旧的自信终于得到了释放。
(杜老师:学习好,一切皆好,这种高中生的思维还没有改变过来!当然,你跟别人还不一样,你高考考差了,你需要学习好来提高自己的信心!)
第一学期时,我还感受到了孤独,大家收到了好多同学的来信什么的,但没有一封是给我的,间或有几封来信也总是来自家人的问候。我突然发现3年高中下来,居然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悲哀!!!我渴望和人沟通,渴望有朋友的关怀,可惜什么都没有(杜老师:你其实很希望别人主动的去联系你,了解你,而不愿去主动的和别人联系,其实这也是是自卑感过于强烈的一种表现)。只有发狠似地让自己学习,让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在学习中找到一些乐趣,准确的说,是让自己的分数高一点。(杜老师:这点很出彩,你并没有从学习中得到什么乐趣,只是分数让你快乐!中国的应试教育真是万岁阿!分数==快乐!)其实学习对我来说更象一场战争――过程中充满了“血腥”和战栗――只有结果给我生活中最后的慰籍。一旦连成绩都变糟了,生活就变的一团糟,我其实在逃避,只是成绩掩盖了一切。那时候曾发誓以后决不再学习理科,因为当时没有实验,全是数学一类的东西,我快要疯掉了,数学是我最畏惧的东西。想学好,但没天分,所有用数学比较多的科目对我来说都是硬仗。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都感到疲惫,因为实在想不出今天和昨天还有明天有什么分别。我当时特别想考一些证什么的,等毕业就就业,实在是想逃了,实在是受够了这种没有成就感的生活。
(杜老师:一个人的忍受力到底有多大?!)
也许象这种自己没有兴趣的课,考完就基本上算是完成了任务,而且成绩也比较好。所以到了大二时,我开始有些放松了,学习成绩好了(杜老师:你的生活里,学习是最重要的,或者说你把学习当成了成功的唯一衡量标准。刚开始我在辩解,但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反驳他。后来明白了,我之所以把学习当成最重要的,是因为我要维持多年来在自己心里构筑起的一种心理优势。其实因为学生的主要评价标准就是成绩,若是换成了其他,也许我的生活重心就转移到其他上面了。总之,我就是要在我生活的圈子里维持一种心理优势和实实在在的优势。仿佛我存在的理由就是要努力超过一部分人),自然有了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玩了,我们在那个城市的同学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基本上抢走了所有的风头,他们说,我和高中时很不一样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形容这样的一种现象,是小人得志便猖狂,还是释放了自己压抑已久的本性。但是我的气质已经完全变了,更多的时候象是一个经历了太多的中年人,全然没有年轻人的朝气了。是我内向的个性使然,还是长期从事这种不太擅长的时就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杜老师:主要是你的目标定在了超越别人,而不是真正的为自己的能力提高和今后的发展而努力学习,而且你的专业还不是你最擅长的,所以会很累)。(杜老师:这种感觉跟我考上了外贸双学位一样,四年的压抑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们这个国贸双学位是从全国5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且大多数都考上了本专业的研究生而不读!)这学期期末的时候,我的成绩又下去了,我很难受,因为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自责:自己为什么不努力?其实长时间的为了得到好的分数和名次而努力学习,可能更象是一种自虐,但是我就是跳不出来,我所能作的只是下次更努力的学习,稍有懈怠便会自责,也许这是不归路吧。过程总是很艰苦,除了最后的第一或是一等奖学金能安慰我的疲惫不堪但又永远争第一的心外,其实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也许这么说也是不科学的,这几年我学理科,使得我考虑了好多的问题,也许人们只有在困境中才更有思考的动力吧。这也是我现在留下来的一个原因,他们都说我比高中时更成熟,说话办事更有分寸了。不过也许我学文科也能成这样呢,呵呵,人在选择时总是很痛苦的,瞻前顾后的。)(杜老师:为什么要发挥一个人的优势?就是一个人在发挥优势的时候,他是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痛苦,相反,那些没有发挥优势的人为什么做不到极致?因为他在努力的过程中感到了心累,只有一个好的结果可以带来暂时的快乐!)还好,在大二时有英语考试,我的英语四级在我的科学努力之下,考了一个优秀,那恐怕是大二上学期的唯一的一个亮点了吧。寒假回家后,我反思了自己,要好好学习,争取能保研,这样既有名又有利了(我想可能主要还是因为保研在学生当中更多的是一种成功的标志)。在大二下的时候,我的不服输的心重新燃烧起来,我一定要拿个第一来证明自己,但是,后来接触了新东方,看到了那些大牛人们的事迹,我的血液开始沸腾了,由于我做什么事都希望争最好,所以干脆就把目标定到了出国上。但是出国对本科成绩要求比较高,就这样,我咬紧牙关,拿下了个第一。这是我第一次拿了第一。虽然这年总成绩没能拿一等奖学金,但是感觉很爽!(缺乏一个很好的职业规划,有点跟风的意思,但是我确实是仔细考虑过的,我曾写下很多的分析的文字,并对各种情况进行了推演,证明出国是可行的。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技术储备,为了以后转行作管理打基础,实际我并不热爱这些东西,准确的说,我热爱的是技术,讨厌纯理论研究和学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浮躁心态的体现,或者说是一种潜意识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准确的评估?)
(杜老师:是的,你为了实现你的梦想,你是以一种痛苦决战的心态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就象卧薪尝胆一样,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那样的?所以再次强调一个人做他自己喜欢的重要性了,做一件事情如果能享受过程,那么比享受结果更幸福的。这是一种境界。)
这一年里,我喜欢上了一个班里的女孩,她是班里的第一,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很聪明,而且刻苦。我喜欢那些能力和我差不多或者比我稍强一点的女孩,但是我总开不了口,因为我怕耽误学习,因为学习占了我生活的绝大部分,我怕自己招架不过来。凭女孩子的敏感,我知道她应该知道我喜欢她,但是我没能力来打破这种僵局,过了半个学期,一个学习很一般,而且有点花心大萝卜的一个男生(长得也不帅)凭着自己热情和勇气成了她的男友。我刚开始感觉很放心,因为我自信我无论那个方面都要比他出色,但是后来他们感情虽然不是很好,但也还是老在一起,并非如我想象的那样很快就分手(这是我幼稚的表现,其实在那个阶段的女孩看重的多半不是这个人到底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他对自己有多好,我以为自己能轻易的击败他,事实证明是我错了。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
杜老师:很聪明!我们的学生往往是通过对感情的洗礼来认识异性,认识人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往往问到一个人的感情生活,感情生活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了!)
大三了,我一心想出国,因为我见过一些师兄出国了,而且一般出国的都是比较牛的,所以骨子里那种争第一的思想又开始抬头了。而且出国至少能把英语练好,而且也增长了见识,为我以后走管理这条路增加了砝码,所以选择了出国。其实现在想起来,9.11帮了我一个大忙,让我在一条不可能有前途的路上及时回了头,因为我即使出国,根据我们学校和我们专业的情况,也不会是什么好学校的。没想到拉登一高兴把美国闹了个天翻地覆,签证一下变得困难起来。但是我还在找着模糊的借口让自己支撑下去。我有时认准的事,我会不惜一切去完成(当然这个对事业成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总体的战略规划能力却好像不是太强。其实我还是很重视战略规划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的因素,如信息不是很灵通、和高年级的同学交流较少而致。当然这和我自己有时过于相信自己有关,我通常只是在需要了解信息时才想起来找他们咨询,平时学习和自我思考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恐怕就是学理科占去了我大多数的时间,除了拼命学习之外――我的刻苦无论在那里都是给人们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间歇性的状态低迷,根本没有很大块的时间来真正的思考自己)。
(杜老师:为什么要找回自我?因为对自己定位不清,不了解自己,往往失败的结局在等待着自己!你的刻苦努力跟网友大地苍鹰一样!想做第一没有错,关键是要方法对,就好比说,你冲着悬崖去跑,跑得越快,离死亡越近!)
这种情况持续着,直到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女孩,一个我第一眼看她时就觉得她应该就是我想找的人,当时真的觉得没有人比她更完美了。那是一次口语考试时认识的一个女孩,因为我的英语较好,为我赢得了一次口语考试的机会(杜老师:这种英语优势一直在帮他找女朋友,第二任也是这样找到的,一个人为什么要了解自己的优势?我帮他分析了到这点,他会心一笑!他的第三任是不是也“偶然”地跟英语有关呢?这就是研究一个人的性格、优势的重大意义――可以预测一些事情的!呵呵。)。我们被分在一个组里,在我的眼中她太美了(而且实际中也是很美的,她在她们学校是风云人物),而且在随后的考试中也表现出了至少在英语方面比我强的能力。我彻底的被她所征服了,我好像给她留下的印象也不坏,我们在考完试后又在一起在校园里逛了一圈,感觉我们之间很有共同语言,临别的时候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
在遇到她之后,我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目标。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如果当初选择了文科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激情,创意,大量的时间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虽然这有些和文科生的实际生活不符,但是我不是一个懒人,我想我会这么安排自己的文科生活的。虽然她告诉我说管理这种东西是比较虚的,但是对于我这样的理科生来讲,也许我缺乏的正是这个,也是我学理科的终极目标。我动心了,准备考文科,一方面是为了追她,另外一个方面也追逐自己的梦想(杜老师:爱可以唤醒自我,爱是个好东东,怪不得每个人都追求爱呢!呵呵)。经过了一个星期近乎疲惫的收集资料和抉择,我写了一些可行性方案后,我开始准备考文科了(其实那时出国已成鸡肋,她的出现只是一个催化剂罢了,我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能和她在一起)。
在这同时,我的生日到了,那天我鼓足了勇气请她和我一起过生日,那是我第一次单独请一个女生和我一起吃饭。但是我很紧张,在我看来,她是那样的完美和不可侵犯,事先想好的台词在见了她之后就再也想不起一句,只有说着一些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故做轻松。其实还是我不自信,虽然大学后,我变的好看了些,但是以前给我留下的阴影太深了,极度的不自信(杜老师: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就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其实有方法对待以前的不幸,那就是幽默:“我这个人其实不怎么样的,你看我的脸上的疤?”这时候的效果会奇特得好,因为对方看见了一个真实的你!)。因为前面我刚刚因为自己的怯懦失去了得到一个好女孩的机会,现在我面对着我心中最完美的女孩(直到现在,我还深深爱着我初次见到的那个她,虽然后来的一些事让我认识到她不是看起来的那样的完美)更是不知所措了。虽然我鼓足了勇气,想说出我的想法,但终究没说出口。再以后,学期末了,我为考G耽误了一些课,我要抓紧时间补上,所以我和她联系就少了(其实现在想起来,我当时实在是太笨了,她好象还是对我有好感的,给我了一些机会的,但是我没有能力和自信去赢,只能装聋作哑,因为她本身的优秀,是有很多人追的,我的犹豫为了以后的失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略)
(杜老师:一个人的人生规划为什么重要?一个人的职业规划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老是一些看似偶然的东西在驱动着你呢?应该说是应试教育让你来到了北大,你是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这就是做事只看到了“好”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可能的不好的一面――这就是为你的难拿的博士学位付出沉重的代价!)
。。。。。。(略)
(杜老师:北大不是培养工程师的地方吧?要是去清华还差不多吧?一个人在高兴的时候什么都不顾了,呵呵)
回到学校后,我开始发奋地学习了,为了北大。那时我也有了时间和她约会了,但是女孩心似海深,我根本猜不透,既没有经验,也没有时间来猜这些东西,再经历了痛苦的心灵折磨之后,我向她表白了,虽然话还是没有出口,支吾了大约15秒之后,她等不及了,替我说出了我的想法,还照我预想的一样拒绝了我。(杜老师:经历过情场的老手美女们总是看似善解人意,其实往往教育了那些情窦初开的傻小子们,呵呵)我以为被人拒了,就是解脱,我发现我错了,之后的一个多月我都缓不过劲来(我失去了好好分析北大的生活的机会,因为我完全陷入了悲伤之中,失去了她,对我来说就象塌下了半边天,我的世界灰暗了。因为我只能保送博士,而我当时还天真的以为自己拣了个大便宜--五年,我可以学习更多的文科的东西,能全面的提升自己的素质)。之后,事情沿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着,因为我想赢,所以我就赢了(这话听起来根本没逻辑,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的“成功”经历,我重新找会了自信,以为只要我想赢的东西,就一定会赢,而且我的确都赢了。杜老师:其实你并没有赢,只是你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罢了)。
杜老师:为什么说你并没有赢,看看你现在的状况就知道了。直博一下子就是5年(很可能超过5年),你以为一个博士那么容易拿的么?你以为5年对于人生来说是一个小的时长么?况且那个专业根本不是你的擅长阿!)。。。。。。(略)
(杜老师:你的感情的失败就象很多人一样把一个初恋奉献给了一个情场高手,这样的比赛结果可想而知。读懂女人心,是充分显示你的情商的一个重要一方面,反过来一样。)
。。。。(略)


以下是网友对 一个选错专业而苦恼的博士的故事 的评论:
留言信息
    发表评论
    大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加盟
    京公网安备1101082009060号 京ICP备12001123
    ©2010 北京胜祥之道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871187